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兆富配资
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
宁城苹果喜丰收。齐学涛摄
果树夹道而生,红彤彤的苹果在翠绿的枝叶间格外醒目,果香在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蔓延。
果农刘磊在林间忙碌,“这几天已经可以采摘了,10月份就完全成熟了,更甜!”
刘磊家种植的酵素苹果是当地的特色苹果单品。酵素技术不使用化肥,而是通过发酵废弃瓜果蔬菜和秸秆,培育有机土壤等方式来种植苹果。
“酵素苹果基地是我们小城子的示范项目,也是我们宁城县的示范项目。”小城子镇镇长张洪林说兆富配资,“通过酵素技术与传统人工技术的结合,果品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小城子镇,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从事林果产业。截至目前,全镇果树经济林总面积达4.1万亩,年产出果品3.6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带动全镇人均增收6000元,形成“园区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
林果产业已经在赤峰市宁城县深耕多年。宁城县林业草原局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立新介绍,“宁城苹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宁城县统一管理标准与包装,借着金秋丰收季的热度,将果子推向“京津冀”“长三角”市场。
截止2025年,宁城县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25万亩,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产值8.2亿元,先后荣获“经济林建设示范县”“蒙富苹果标准化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王立新说,我们将加强果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销售渠道,继续讲好“宁城苹果”地标故事。不断擦亮品牌,提升“宁城苹果”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种植的苹果。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种植的苹果。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种植的苹果。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刚采摘的酵素苹果。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中蒙绿发酵素苹果采摘基地航拍。齐学涛摄
中蒙绿发酵素苹果采摘基地航拍。齐学涛摄
富深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