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对朝绝密行动曝光,海豹突击队6年前一度潜入朝鲜境内信康优配,因为“滥杀无辜”而被迫撤离,最终导致此次行动一事无成。
日前,《纽约时报》披露称,特朗普在上一任期内,曾经绕过美国国会,批准美军针对朝鲜进行一次渗透行动,且美军特种部队不仅没能完成任务,还在行动期间,杀死了几名无辜的朝鲜渔民。
随后有媒体记者在白宫椭圆办公室问起此事,特朗普表示他“对此一无所知,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似乎是想要“甩锅”美军。
五角大楼和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则拒绝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特朗普与美国军方的反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相关报道的可信性。
按照《纽约时报》的报道,在2018年,特朗普首次与朝鲜领导人会晤后,白宫希望能够获得更多情报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谈判工作,美军便计划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入朝鲜,在朝鲜的通信系统中植入电子设备,以监听朝鲜领导人的电话。
为了确保行动的成功,五角大楼选择了执行过击毙本·拉登等诸多任务的美军精锐——海豹突击队第6分队,且海豹突击队在2005年的时候,曾经成功潜入朝鲜海岸,算是有过成功经验。
美军的计划是派出搭载有微型潜艇的核动力潜艇,将海豹六队带到朝鲜海岸线附近,然后使用2艘微型潜艇将8名海豹六队成员送上岸,这支小分队在完成任务后再返回微型潜艇。
美军要求保证行动的隐蔽性信康优配,所以特意选择了朝鲜渔民出海活动较少的冬季,且是在深夜行动。
然而,行动正式实施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
首先是,较晚出发的第2艘微型潜艇开错了方向,没能及时抵达登陆点,第1艘微型潜艇只能先靠向岸边,让4名渗透小队队员上岸。
然后是1艘朝鲜的小型渔船在这个时候漂浮到了美军登陆点附近,且美军第1艘微型潜艇在放下渗透小队后,没有老老实实躲起来,而是为了方便观察和通讯进行了水下转向,导致微型潜艇与朝鲜渔船距离较近。
最后,在发现朝鲜渔民使用手电筒照射海面后,上岸的海豹突击队员认为微型潜艇已经被发现,所以在通讯中断,无法请示上级的情况下,开枪将所有朝鲜渔民射杀。
由于命令是一旦遇到任何人就立即中止行动,且不能暴露,所以在杀完人后,岸上的海豹队员游到了那艘朝鲜渔船上,确定了渔船上没有朝鲜军人,只有几名本来是要潜水捕捞贝类的渔民,然后将所有渔民尸体沉入了海中。
在自认为已经毁尸灭迹后,海豹突击队便再次搭乘特种潜艇返回了核潜艇,中止了此次任务。
从这些细节上看,这种要调动核潜艇,且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军事行动,必然需要得到最高层的批准,不可能是五角大楼绕开特朗普单独展开的行动。
特朗普现在拒绝承认此事,则主要为了避免此事继续发酵信康优配,给自己带来麻烦。
首先是在国内政治层面,这种失败的机密行动,对于特朗普的声望本身就是一种冲击,民主党那边很有可能以特朗普绕过国会下令等问题为切入点,批评特朗普的军事和外交政策。
其次,便是在地缘外交上。
在那次行动失败后,美军通过卫星发现了朝鲜军队在美军登陆点附近的大规模行动。
再往后就是美朝领导人在越南进行的峰会不欢而散,朝鲜不久后恢复了导弹试射活动。
同年6月,美朝领导人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谈,特朗普跨过三八线进入朝鲜控制区,但也没能确保美朝谈判的继续进行,双方至今没有再见上面。
因此,朝鲜有可能发现了渔民的尸体,同时也意识到了是美韩所为,只是未必能确定就是美军干的。
若是美国政府承认了此事存在,那么特朗普所期望的美朝重启对话,将变得遥遥无期。
更进一步来说,特朗普政府现在不止希望与朝鲜恢复沟通,而是希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收缩,美俄现在就保持着沟通,且特朗普可能会在持续施压后,重启与伊朗的谈判。
如果这件陈年旧事继续发酵,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无疑会增加俄朝等诸多国家对美国的猜忌,给后续的地缘外交沟通增添变数。
国际刑事法院等国际机构也有可能以美军滥杀无辜为由,来对特朗普或者美军发起诉讼。
诚然,特朗普与美军人员因此被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这种当面笑嘻嘻谈判,背后派人潜入对方国境线的事情,必然会打击美国的国际形象。
由此可见,此次被曝光的秘密行动不仅反映出美国在对外政策中的单边主义倾向与军事冒险行为,更暴露出其高层在面临行动失败和国际舆论压力时的回避与推诿。
特朗普的否认,既是国内政治自保的表现,也体现出美国在处理与朝鲜等敏感国家关系时的战略困境。
这一事件若持续发酵,不仅将阻碍美朝之间本就脆弱的互信重建进程,也可能进一步损害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使其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立场显得更加矛盾。
富深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